
《夺冠》的背景是1978年刚宣布改革开放的中国,物质上一穷二白,而冰箱、空调、彩电在国外强国已经是寻常电器,当时美国已经使用计算机在排球等体育比赛上排兵布阵。这种情况,让当时的中国特别需要奖杯,在国人心中赢球变得很重要,具有很重要的意义,是振奋士气的强心针。
三年终磨一剑,中国女排备战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。1981年11月6日——16日,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在日本举行,中国女排经过激烈争夺,最后以3:2战胜上届冠军日本队,以七战七捷的成绩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,这是中国首次在世界篮球、排球、足球三种球类比赛中取得的历史性突破。
当时有个场景:大年夜女排加练,教练说练习赛表现不够好,要求每个人加练30个球,队长体力不支,教练大喊负12、谁来补上,这个时候郎平冲了出来,那种担当让人钦佩动容。
这一代的女排精神是团结敢拼、吃得苦中苦——不惧对手把网提高15厘米的狠劲,数以亿次的苦练,不惧对手、敢和男排对阵搏杀,不一定能赢,可就是拼了!
随着时间轴的推移,08年奥运会女排夺得世界第三,郎平执教美国队。此后几年,女排陷入低谷,2010世锦赛名列第十一,创下了世锦赛最差战绩。
2013年郎平再度出山,锐意改革,有魄力、有策略,比如采用了大国家队模式……等举措,在比赛中不断采用新队员组合打比赛,敢于试错。
为了粘合队伍、把队员绑在一起,以新思维去管理队员,而不是一味高呼口号,特别有人情味,她对队员说:去谈恋爱吧!她对领导层说:我希望她们以后能成为人,排球不是生活的全部,排球是工作……情感不带任何特效,可就是让你感动!
从电影里可以看到不同年代价值观的差异,有个90后朋友不解,为什么1981年的教练要在赛场上说那种给人制造压力的话?这样不会让队员产生很大压力嘛?不,物质贫乏的年代,精神可以无比充盈强大,能扛事。从这方面来说,经济发达、物质丰盛真的让我们内心强大起来了吗?似乎并没有。
而郎平想带来的新一代女排精神是解放人性——快乐、自信、健康,不需要背负压力,只需要精彩自己,热爱自己!郎平能带领女排重新夺冠,是因为她在时代中顺势而为,从战略选择、到调教队员,都人性化。
电影《夺冠》凭什么让人感动?因为不装!
最后,想建议爸爸妈妈们带孩子去认真看一看这本电影;带孩子去运动,多参加体育比赛!从小能多参与体育竞赛,可以让孩子获得自信,学习团结、学会拼搏、坦然面对输赢,这些对孩子的人生太重要了,比成绩更重要。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娱乐球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因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,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.